地球日, 粤港澳一体化背景下城市自然空间规划的生态学思考
2020-06-24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立足深圳,长期深耕在粤港澳的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北林苑一直务实、创新,引领景观设计和生态研究。笔者从北京林业大学毕业来深从业十多年来,一直在项目中实践生态研究与设计结合。本期专栏,笔者将围绕地球日的主题,结合自己多年的从业经验,分享个人对城市自然空间保护的生态学思考。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同时也是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而城市中的湿地生态质量都较差,空间上无法形成完整的生态安全格局。2019年12月,笔者担任项目负责人编制的《深圳市湿地资源保护总体规划》(下文简称《规划》)顺利通过专家验收。《规划》梳理了深圳市湿地,将其分为三大类型: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除了最受关注、面积最大的湿地是近海与海岸之外,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的面积仅仅占总湿地面积的17%,这说明深圳市的湿地生态空间格局,在陆域的分布非常不乐观。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甲方、专家以及我们编制组都清醒认识到:深圳市的湿地资源保护仅仅实现了“零”的突破。

基于之前的分析,城市中自然的自我调节能力较之自然生态系统较弱,而城市中的湿地,更需要生态学科的思考和及时的管控措施,从而维持城市内部复合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设立城市内的湿地公园作为一种抢救性保护措施,虽然保护强度不如自然保护区,但通过生态修复手段可以引导城市中湿地系统的内部生态正反馈作用,从而维持城市内湿地的相对稳定,是城市中自然保护体系的重要补充。

为了解决湿地资源日益减少的严峻问题,在《规划》的编制过程中,自然保护管理部门在2016年3月将深圳湾公园、华侨城湿地、中心公园、福田红树林公园、东湖公园、洪湖公园、西湾红树林公园、海上田园挂牌成为市级湿地公园;2016年12月,国家林业局同意华侨城湿地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也是全国最小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从生态学专业角度,因湿地的演替有其固有的规律,但总体方向是由水生环境向陆地生态系统过渡。但是城市中的自然如果不加以科学的干扰,将会逐步退化,更何况在城市集群高速发展的粤港澳湾区。专家经过长期的跟踪研究发现,很多红树林湿地若不适时适量清除红树,滨海湿地将演变为红树林森林,改变湿地原有的生态特性,迫使某些动物的生存受到影响,像文蛤、螺贝类等底栖性生物因无法栖息而逐渐消失,候鸟觅食空间缩减,生物多样化下降。

2013年,笔者带领北林苑项目团队编制澳门路氹城生态保护区规划设计方案,项目场地原本是一片填海造地形成的红树林,其地理位置决定了需要一定的干扰与城市互动,因此设计根据科学演替的规律,采用清理适量红树、疏通水口、建造鸟礁、挖深潮沟等干扰演替措施优化鸟类栖息、觅食与交流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考虑游人容量的控制、季节性科普游径、安全距离游览设施等与城市进行合理的互动。2019年7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白海豚跃出水面红树林遍布湿地——粤港澳携手推动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文章提出了美好的湾区远景,其中提到澳门路氹城生态保护区,已成为50多种水鸟的栖息天堂,彰显政府坚持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展合理利用的积极意义。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设美丽湾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粤港澳湾的自然,更需要以严谨的思考、科学的研究,指导生态空间格局优化与生态修复,提升城市中自然空间的品质,不断提升城市发展的“绿色含量”,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创建红树婆娑、鸥鹭翔集的美丽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