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新时代,还需重新思维
中国目前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包括: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三大类型。今天作为中国特色的风景名胜区,其前身是古代的名山风景区,与其他类型的保护地在诞生起源、演进路线、认识论与方法论、核心价值与功能特征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同。
中国山地和丘陵面积约占国土的70%,但被列入“名山风景区”的不到国土面积的1%,是中国山岳中文化和风景的最精华部分。放眼历史长河,如果从“禹封九山”算起,中国名山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了;如果从魏晋山水欣赏算起,风景区的历史有1600多年了;如果从国务院设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算起,也已经38年了。除了在民国时期中国实际处于分裂状态,以及建立共和国的初期温饱阶段之外,名山风景区一直都由中央政府实行直接的顶层管理,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关系是其最高的目标。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古老的名山风景区走过了什么样的演化路径?形成了怎样的内在特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有何特征?它与原始崇拜、哲学思想、宗教文化、人生理想探索和文明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关系?都值得我们重新思考。
2.一三五百千,从原始的通灵祭祀起步
神话是远古时代自然在先民意识中的真实再现,自然又通过神话传说得以表达。在远古时代,先民对整个自然界都怀着敬畏的心情加以崇拜,历代帝王为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都要供奉领土内的高山为神祇,进行隆重祭祀,以此达到人与自然的精神沟通。
禹时(约2000BC)天下九州各有镇山(《周礼•职方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770-221BC),对山神的崇拜已经遍及神州诸国。古代神话《山海经》共记载的451座山,都有不同形式的祭祀活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古人在面临生死攸关“大事”时,首先渴望借助于神力之“祀”(祭祀),其次才是依托于人力之“戎”(战争),因为人神沟通是获得灵感先知的最重要途径。在远古时期具有超常人神沟通能力的人被称作圣人,通灵能力往往为少数部落首领专有。此阶段属于原始的崇拜山水阶段。
2.1一圣山,莽莽昆仑,神话之源
昆仑山巍峨耸立在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北缘,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它西接帕米尔高原,向东延伸2500多千米(图1)至青海境内。中国古人认为昆仑山是最高的山,是万山之源,是天帝在地上的都城,是百神集居之所;昆仑山可以通达天庭,人如果登临山顶便能长寿不死;半山有黄帝在下界的行宫——悬圃,又是“通天”和“长生”必须的境界。
昆仑神话作为中华文化的根母文化之一,亦真亦幻地记录了先民的远古生活。西王母与东王公、后羿射日、周穆王巡游、瑶池传说、嫦娥奔月等对中国文化有着长盛不衰的影响力;先民对昆仑山的崇拜更影响到了后人对国家地理的认知:天下山脉从昆仑山发源,伸向四面八方。
昆仑神话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堪比希腊神话对西方文化的影响。昆仑神话发端于中国西部的黄河上游地区,描述了宇宙形成、人类诞生和发展的重要历程。“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我国古代神话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习近平)。
纵观10000-4000年的时间轴,昆仑神话始于黄河源头地区,随着远古文明的演变,从黄河上游的大地湾文化—中游的裴李岗文化—上游的马家窑文化—中游的仰韶文化—中下游的龙山文化(图2),在6000年时间里,沿着5500余千米的黄河,由西向东,从平均海拔近5500米,“顺流而下”向东到海平面,渐次于燕齐吴越沿海区域,形成了东部的蓬莱神话。
2.2三仙岛,海上蓬莱神话
蓬莱神话的核心就是海上仙境:传说东方的三座海岛(方壶、瀛洲、蓬莱)上有仙人居住,都快乐逍遥、长生不死。东方蓬莱神话兴起之后,逐渐取代了西方昆仑神话,寻找海上仙山活动从先秦(221BC以前)开始,持续了几百年之久,到秦始皇时期(207—220BC)达到了鼎盛。蓬莱传说对延续了2000多年来中国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山水模式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凡皇家必设宫苑,凡宫苑必“一池三山”,蓬莱仙境成为了皇家园林中的标配,中国传统园林也都或多或少地成为昆仑和蓬莱神话的意境再现。此阶段属于神圣山水阶段。
昆仑与蓬莱两个神话体系就是自然山水的人格化。它们沿着中华母亲河黄河,形成了一山一海,一西一东,一源一流,一前一后,一高一低的布局。它们以远古的华夏文明为载体,位于以中原汉文化为核心的东西两端,在宏大的时空尺度上,构成了先民神话与现实的理想交织。
自然崇拜中的朴素唯物观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本质关系。在原始崇拜山岳的后期,春秋时期(722-481BC)的诸子百家对“神山圣水”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他们赞美山水、敬仰山水、借山比喻君子之德、借水比喻智士仁人的山水观有所萌发;他们在有形山水之外,进一步认知到无形自然的属性:气乃自然之本源、演化之依据、修身之大道,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黄帝内经》描述万物本源之气及万物演化规律时说:“在天成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中岳嵩山上的两通石碑可以佐证(图3)。此阶段属于君子山水阶段。
2.3五岳五镇,国家社稷的象征
中华神话与中国地理、华夏文明的发展存在着隐约的对应关系。到了3500-3700年前二里沟文化的夏末商初时期,以汉文化为核心圈的中华文明定型在河南的中原一带之后,神话结束了“漂泊游荡”,中华圣山从虚无缥缈的海上“三仙山”演变成半传说、半真实的“五岳”名山,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
从此开始固定、护佑在中原汉文化圈的周边。以后与五岳相对应,而取五方之主山为五镇,即东镇沂山、南镇会稽山、西镇吴山、北镇医巫闾山、中镇霍山,也都以中原为核心。
中国当代已故的朱德委员长为华山提诗:“华山直挺黄河边,雄视东方函谷关。西接昆仑成一脉,千峰万壑护中原”;当代美学家杨辛评价东岳泰山:“呼吸宇宙,吐纳风云;海天之怀,华夏之魂”;清朝皇帝乾隆(1711-1799DC)题字西岳华山——岳莲灵澍(图4)。古北岳岱茂山的北岳庙里有唐代吴道子(680-759DC)壁画——云行雨施图(图5),都显示出 “五岳” 是对中原核心文化空间的“神仙保佑”!
中国五岳五镇,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五岳既不是海拔最高的山,也不是景观最美的山,也不是生态系统最完整的山,却被帝王选为君权神授之地!因为它是在先秦(221BC以前)“五行”思想指导下中国人构建的人天模型,中华五岳成为国家社稷的象征。
“五行”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观,这种五元素说认为:大自然由木、火、土、金、水五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变化,自然万物往复循环、相生相克,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古代印度也有过四元素说。
将抽象的“五行”观念具象为“五岳五镇”,是中国古代“五行”学说在国土空间上的具体表达。随着封建大帝国的建立,封禅活动从原始的祭祀变成封建王朝法定的礼仪,五岳和五镇名山成为皇家的通灵问天之地。受中国影响,朝鲜半岛也曾有过自己的五岳体系。此阶段属于宇宙模型山水阶段。
2.4宗教重塑了上百名山风景区
随着古代华夏文明的发展,通灵圣山的分布也从五岳、五镇名山,扩展到了中华民族居住的各处山水空间。东汉以后(220AD以后),原本朴素的通灵活动开始了宗教化进程,古人在风水宝地中构建各家的修行道场,追求人杰地灵。儒家、佛家、道家及各家学宗派都借助神奇的名山大川,采气练功、修身养性、相互融合、弘扬宗法;各宗派的修炼活动也重塑了名山的景观,以此奠定了中国古代名山体系中的山水文化框架。
宗教中的各种神仙思想可以概括为超凡脱俗的神圣、神奇、神秘。名山风景区因神奇的风景、神仙的传说、神秘的幻境,吸引了诸家教派纷纷广修琳宫、营建书院、传播思想,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天下名山僧占多”风景格局。
许多名山还构成了宗教的文化祖庭,甚至形成一山一宗。比如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和九华山)和四大道教名山(武当山、青城山、龙虎山和齐云山),以及崂山、崆峒山等,都属于此类名山典型。如果我们剥离开儒、释、道的宗教外衣,其内核依然是:人神沟通,护国佑民;传经布道,修身养性。
自然山岳与修身养性活动相互融合,进而改变了山水的纯粹自然面貌:僧因山而名,山因教而盛;山水承载了修行,修行又重塑了山水,人与自然山水的互动,构建出上百名山风景区这一中国古代的名山大川体系,奠定了今天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景观”基础。此阶段属于宗教山水阶段。
山中本没有神仙,神仙是人的理想化,神仙境界就是人生的理想阶段。从原始先民崇拜祭祀的“神山圣水”,到帝王皇家垄断封禅的五岳、五镇名山,以及各家宗教修炼道场的名山,再到护佑华夏民族定居的风景区;从远古的人神沟通活动,到现在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待,中华神话逐渐从仙境走向人间。
2.5上千风景名胜区,既生态又美丽
与名山宗教化相对应的是,名山的自然崇拜转向了另外一支——观景揽胜。风景的自然、质朴和人本精神不但得以保持,而且得到了升华。先秦诸子把江山社稷比喻为国家,将山水特质比德于君子:“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把山水的高大神圣放在了与人平等合一的层次来欣赏,从山水崇拜转向了人与山水的互鉴,开始了人与自然的审美和感情融合。
古人逐渐认识到神仙境界不在身外而在内心,幸福生活不必外求,自我超越即是神仙。从此,优美山水逐渐成为文人雅士的修身养性之所,形成了通神的宗教、育人的书院和寻求自我的文人精神交织在一起的名山风景格局。魏晋以降(220DC以后),中国诞生了山水诗、山水画、山水游记和山水园林。从此,中国的仙居和人居、山岳文化与城市文明花开两朵。
魏晋时期(220-420DC)的谢灵运被称为山水诗的鼻祖,陶渊明则通过欣赏山水而认识到自我之“真意”;山水诗又促进了山水画的诞生、自然美学和山水园林的发展;在庐山,从东晋到南宋时期(317DC-1279 DC),许多著名的僧人和学者都一再登临庐山,开建寺庙、聚众讲学,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文。此阶段属于人文诗画山水阶段。
这一时期寻求人生灵感和自然求真的主体扩展到了文人和知识阶层,进而大大拓展了整体人群认识自然、认识自我的手段和能力。君子山水比德,文人名士内修自省,僧道先行修练,大众相随观光揽胜。从此,名山风景区的专职“通神”功能和观光游览的“娱人”功能相结合。古代的通灵活动进而演变成为今天的启迪智慧功能,古代的名山大川体系演变成中国今天的风景名胜区体系。到2018年,中国的244处国家级(图6)和700余处省级风景名胜区恰巧1000处左右。此阶段属于风景科学山水阶段。
3. 名山风景,中国特色
3.1独特认识论和方法论
与自然科学研究中的主客观分离方式非常不同,名山风景区记录了典型的中国式的混元整体思维: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精气神一体,彼此相互转化。中国人视自然为神圣山水、德行山水、宗教山水、哲学山水、诗画山水、风景山水。人之品,山水德,人杰地灵,交融辉映。名山风景区基于生态系统之上,又延展到历史文化层面;包含科学求真的内容,又拓宽到哲学求本的领域,这大大超越了科学认知自然的范畴,也大大高于一般自然保护地关注的地质地貌、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多样性的有形物质层面。
唐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671-740DC)从人与山水的相互关系中,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参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时,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在古人眼里,山不仅是Mountain,水也不仅不是Water,人与自然,诗意栖居;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山水画境,审美启智。这些观点不是科学,也不是玄学,而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认识方法,也是中华民族从山水文化中提升自我的传统智慧。
3.2独特的演化路径
中国的名山风景区起源于远古神话。昆仑神山很高,蓬莱仙岛很远,逍遥自由在内心,世外桃源在人间。从荒野地——神圣地——文化地——宗教地——名山大川——风景区——到文化景观遗产地,展现了中华先民认知宇宙自然、寻求自由、自我、自在,构建人生社会理想的渐进过程,中国的名山风景区就是先民这一认识演进过程的真实载体,是古代中国人宇宙观、人生观的原真记录。
3.3独特的人文内涵
名山风景区只是一个空间载体,古人将人神沟通、君子比德、内修自省、山水审美、智慧启迪、大众观光、科学认知等修行、审美和研究活动与自然山岳相互作用与融合,才赋予了名山的人文内涵。
与城市文明的人居环境不同,名山风景区代表着山岳仙居文化。在人与山水“天人合一”式的修炼互动中,名山风景区承载、促进和推动了儒家、释家、道家、医家、武术和民间诸多文化流派在山水间的融合与发展。
千百年来人们涉足名山进行建设活动、宗教活动和世俗活动,是物质形态文化、社会形态文化和意识形态文化综合而成的山岳文化,它无异于一个完整的文化系统——汉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周维权)。
3.4风景智慧有助于民族复兴
名山风景区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风水堪舆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人杰地灵思想、整体内向型思维方式的有机载体。源于4000年古老历史的名山风景区具有中国起源、中国特色、中国智慧、中国模式、中国价值观和中国输出的特点,这十分有助于恢复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古老的名山大川体系、独特的历史人文积淀、理想的山水清音境界,构成了中国山水文化的核心价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简单说就是以儒释道为核心的文化)的复兴——那些名山风景区曾经承载过的鲜活文化。
风景者,国之性也;生态者,国之命也;性命双修,国必兴也!
参考文献
[1] 谢凝高,《名山·风景·遗产》——谢凝高文集,中华书局, 2011.
[2] 周维权,山的图腾——名山、名山风景区及其文化内涵,《今日国土》,2003.
[3] 庞明,《智能气功科学概论》,1996.
[4] 李金路,风景名胜区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中国园林》,2019年第3期;
[5] 李金路,中国名山风景区的演化,《风景园林》2020年第4期